top of page

致羅淑佩局長。徐詠璇。信報

  • katerina027
  • Feb 12
  • 2 min read

局長:


我們為香港電影吶喊,更珍惜香港舞台。啟德體育園,既要集氣也要造勢,在大搞五萬人十萬人大騷之際,財政預算風風火火,且不要忘了香港的人文精髓!


香港劇場,有生氣。小百老匯,只差個骨架撐起注入真氣。而且需要的財政幾乎微不足道,只要聰明整合便可──這個聽說你又是最有魄力的嘛。


你看,黃子華劉嘉玲的《香港式離婚》聲勢凌厲,網上三十六萬人排隊(就算有水份又如何),五十八場立馬售罄,人人撲飛。票價絕不便宜,千二蚊可以與倫敦或紐約相比。劉嘉玲星味十足,我剛巧坐觀眾席第三行,驚訝她的風韻與揮灑艷壓全場,忽然想起百老匯的vehicle──「A play produced for a specific star, either to further their career or simply to profit from their current popularity.」香港今日電影舞台crossover,是條件成熟了。


晚上七時半,開場前,近兩千人人頭湧湧擠在一個演藝學院大樓──另一邊四百多座位劇場有蘇玉華主演的舞台劇《完美證供》(Prima Facie),獨角戲,十八場演出全部售罄;碰巧這兩齣戲都是商業製作,而且都賺錢。


欠缺的是Theatre district的共同熱鬧,十數間劇院擠在一個地方,cabaret、livehouse五花八門,隨時孕育幾個他日的黃子華以至謝君豪。餐廳有特別的pre-show dinner和after-show supper/drinks。香港演唱會暫時是一個地方一次過,沒有那種長久文化繽紛,讓所有來這裏的人都是朝聖!


撐香港舞台,是因為真人面對面,觀眾更加珍惜那儀式感,現場感無可取代!這是Netflix不能給予的。

局長,請在任內為香港打造一個Theatre district吧!(噢,請不要告訴我們,西九就是答案!)

2025年2月12日

© 2025 《情義之都 – 從港大到香港的捐贈傳奇》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