翩然的疑惑。徐詠璇。信報
- hkttball
- Dec 11, 2024
- 2 min read
「瓊瑤輕生,翩然離去」──為什麼她的自殺,可以叫「翩然」那麼旖旎?因為她是才女?因為她的小說和電影風靡幾代人?因為她留下動人的遺書?
「不要為我難過……『翩然』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字,代表的是『自主、自在、自由』的『飛翔』,優美而『輕盈』,我擺脫了逐漸讓我痛苦的軀殼,『翩然』的化為雪花飛去了!」
為什麼她可以選擇不聽天由命,可以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?是因為她用上絕對優美的文字,情深款款的說服了你和我?那世界就更不公平了!能夠用詩句寫好遺書便是王道?那些不善辭令不懂說話的,便完全沒有這個「輕生」的自主權利?
八十六歲的她,拒絕做依賴插管維生的臥床老人。一般報道只會說「老婦久病厭世」,沒半點同情。
「我是『火花』,我已盡力燃燒過……生命的美好,就在於『能愛,能恨、能笑,能哭、能歌、能說、能跑、能動、能紅塵作伴、活得瀟瀟灑灑,能嫉惡如仇,活得轟轟烈烈……』我『活過』了,不曾辜負此生!」
挺危險呢。爭拗了幾個世紀,人,就算沒有權選擇來到這個世界,沒有權去決定幾時離場?如果覺得自己愛夠恨夠,又或者他的境況不是那麼滋味,他為什麼不能放棄?
瓊瑤也許太熱愛生命,也許潛意識的politically correct,立即補上:「年輕的你們,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……希望你們經得起磨練,像我一樣,活到八十六、七歲,體力不支時,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。」但對於已枯竭無力或冤苦絕望的,以上一番話實在過分漂亮。為什麼要到八十六歲才可以選擇?五十六呢?二十六呢?
我不是贊成自殺。只是想不通,什麼境況下的「輕生」,才會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諒解?
2024年12月1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