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琉璃火@信報專欄


博物館裏棟篤「罵」。信報。徐詠璇
The Guardian 在藝術博物館,有一種權力不平衡──博物館決定「我們決定什麼值得看」,參觀者只得跟隨。 「將權力翻轉,甚至挑戰博物館的選擇,大抵人們就覺得新鮮有趣!」 很有顛覆想像的形式呢!表面上是「罵」,其實卻是更立體、更深入的探究藝術內涵。香港各所博物館──尤其西九的M+,「位於香港的亞洲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」──就更應該聯同「西九演藝」組,考慮新形式的導賞員棟篤「罵」! 七十分鐘的嘶喝,叫許多博物館訪客都覺得非常新鮮。六十八歲的Richter只是隨便來逛逛,也覺得導賞員「對博物館策展的批評,聰明透頂。」── 英國《衞報》報道,德國Düsseldorf Kunstpalast Museum裏,有導賞員尖銳的挑戰來訪者,當着雕塑質疑大家的知識,又責備他們不留心,只顧滑手機!是人們喜歡有個「暴躁的導覽之旅」emotional ride吧。行動藝術家Carl Brandi化身脾氣古怪的導覽員,每月舉行兩次,門票售價七歐羅,自開辦以來場場秒殺。 不難想像,這在「逛博物館簡單過上市集」的歐洲,一點也不出奇。反而這個導賞員真的有點本事,藝術知
12 hours ago


廁所無小事。信報。徐詠璇
「六廁所事務員獲食環署嘉許」──你可覺得這標題有點啼笑皆非?是「廁所」不夠雅,還是「廁所事務員」不夠尊重? 「三位獲選的傑出男廁所事務員分別服務於沙田區馬料水海濱公廁、大埔區放馬莆公廁和油尖區科學館道公廁,而三位獲選的傑出女廁所事務員分別服務於沙田區馬料水海濱公廁……」 許多朋友和我一樣,對各界的清潔工有絕對respect!在這繁華都會,難得他們肯扛起這絕對厭惡性的工作,不容易敬業樂業呢!這也是為什麼日本電影《新活日常》(Perfect Days)揚威奧斯卡──影帝役所廣司演活了日本的匠人精神,把洗刷工作當作是藝術一樣,一絲不苟全心全意去做,十七座公廁更由日本著名建築師打造,這裏有日本美學,也有侘寂幽哀。從此,Tokyo Toilets有了性格有了身份。 如果我們的文化水平夠高,可否就有一個較莊重的稱呼? 【香港「公廁界奧斯卡」碧瑤服務奪三甲/員工榮膺傑出廁所事務員金獎】 ──一年前,清潔服務承辦商興奮的在社交媒體發了這條題目,又只怕誇張了一點。前線工友默默奉獻,食環署特別舉辦「傑出廁所事務員選舉」表揚他們,是好事。就怕我們社會大眾,對他們的謝意
1 day ago


曲終人在.Cathedral。信報。徐詠璇
《曲終人在》,中環的聖約翰座堂,秋夜,呼感召着。 曾經在歐洲的大小教堂,數度被神聖的歌聲觸動。在劍橋 King's College Chapel聽King's Choir,天籟。上次來聖約翰座堂,是黃家正的鋼琴獨奏God Pray Love。堂牧說Jesus Christ Superstar也在這兒演過。 上教堂,是仰望。今夜,是心靈祝禱。 Moderati,同志友善的男聲室樂合唱團,「團員帶着歌唱,互相砥礪,彳亍向前」。今夜唱《酷兒》:很想做誰的風兒/來陪誰迷路/很想做誰的花兒/來陪誰漸老/因此酷兒/必須擁抱/我願陪着你擋今天的冷酷。 座堂堂牧潘正行牧師,將周耀輝十七首歌的詞串成一段開場白:「基督教所說的永恒,不是永遠活着,⽽是⼀種愛的⽣命。即使世間充滿孤單傷痛,只要我們遇到彼此,有誰和誰⼀起跳舞,喜歡散步,⼀起歌唱,有⼈願意珍惜你珍惜我,在無⼒時,點⼀點火,華麗的狂傲的抱起你抱起我,我們就曉得世界再壞,仍舊不怕。當我們願意將彼此的名字,好像填充⼀樣,寫在自己⼼中,無論是Mr Wrong 還是Mr Right,這⼀剎那都是烏托邦,此刻就是永恒。
2 days ago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