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琉璃火@信報專欄


指針式電梯.Toffee apple。信報。徐詠璇
在衛武營工作的港人Raymond,特意駕車載我們從高雄來台南,叮囑我們要先乘電梯上頂樓──頂樓有拜稻荷的神社,結合旅人祝福的復古郵筒。於是我們一進門就跟隨人龍排隊──等候只容五個人的旋轉指針式電梯,發覺日本遊客不少。 林百貨(Hayashi百貨店),台南人俗稱為「五層樓仔」,藝術裝飾Art Deco風格,典雅的燈光照明、彩色地磚、古蹟。林百貨由日本人林方一所創,一九三二年開始營業,是日治時期末廣町銀座通的地標,台南邁入現代化都市的象徵。 電梯旁就註明,台南曾流傳:「天下第一倯(爽),戴草笠仔、穿淺拖仔、坐流籠。」「流籠」就是電梯,原來當年來林百貨搭電梯,多風光! 店員不厭其煩的向顧客解說歷史。收銀櫃員旁邊,放着一座Imperial舊打字機。用印花布藝說台灣故事,源自台南百年布莊「錦源興」;也有新式文創,以正港台灣水果設計手提袋。林時光,小書室,打字機,撥輪式舊電話。 復古。「衣櫃裏那套復古服裝,着一身摩登時尚風,慢步老派又時髦的古都,享受府城獨特的老式哲學。」 林椪餅,有來頭:「舊來發的糕餅,是府城婦人產後的美味與滋養,成就伴孩子成長的氣力。信文
Oct 8


文學館.詩籤機。信報。徐詠璇
台南,四百年的古鎮,而台灣文學館就昂然佔一座古蹟建築,有典藏有研究有展覽有行動,我旁邊的香港文青少女,立即肅然起敬。 文學步道是「糖分與鹽分文學賞」。聰明!「挑選三十二則作家摘句,淬煉出內心甘苦與人情滋味。幾分甜?幾分鹹?」厲害!可以譜曲!「不帶濃妝而以青春美化的少女。手將甘蔗對着鐮刀抵去。父親以寂寞的面容敲着菸斗──今年的收成至少要能湊得出嫁妝。甘蔗擔心着或許會被製成砂糖。」糖,台南人的生命基因。 常設展是「文學力」:注意,你已被文學包圍了,賞析不同時期的文學史,由「始動,島孕育的,與海帶來的」,以至「爆炸,每個人都飆出高音」。當中選取顯然偏頗,不過我這個過客也不便置喙。 《詩意在遊戲裡》互動裝置,如何斷句、是否用韻、腔調抉擇──讓觀眾利用遊戲規則來改寫文字(我想起DeepSeek)。《文學詩籤機》樂翻天:一按掣,小人偶便從圖書館找出一卷小籤給你,內裏是一首小詩,可能是「小吉」可能「中吉」。(總之免費!) 《未來出版社》邀請你拿起明信片寫下答案,在熒幕分享:「台灣文學史是腳下的岩層,文學史也是天上的星圖,為我們指出未來的航向……」你的筆名是什麼
Oct 7


烏鎮.西湖.印象。信報。徐詠璇
烏鎮,好。搖櫓的船夫不說話,艇裏的遊客不喧嘩。聽着水聲,看着橋上的人在看風景,兩岸的人也在看着你。 老房子的窗櫺門扇,細心雕琢,卻又十分平民,有花有果有蝙蝠。這邊「三寸金蓮碼頭」,那邊「古渡客棧」。這酒吧叫「慕千年」,拐個彎是「伍百回」──前世的五百次回眸,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。 「從前的日色變得慢,馬車郵件都慢,一生只夠愛一人。」世界互聯網大會在這裏,戲劇節也在這裏。水劇場,池中是舞台。想演戲,圓形劇場有迴響。一片田,油菜花和薰衣草。有這麼一棵大樹,樹上有兩隻眼睛不斷轉圈,很幽默很現代。大家蹉跎到日落。 有小艇載客穿梭,也還有舢舨在運走一大袋一大袋垃圾。想得周到,不讓垃圾車轟隆轟隆在迂迴狹窄的小石路上走。就連冷氣機,都是靜靜的以木架遮掩,裝在窗外下面。就不怕河水漲會壞了機器。 太多人非常庸俗古裝打扮,污染。但明白,到了這裏,誰都想演一個角色。老街上,破落的牆在訴說從前。兩塊大牆壁合起來是一個放電影的小廣場,三轉九彎的角落都有新發現。那家門庭,內裏還有人住。 西湖,天呀,西子給糟蹋了!人多,網紅多,分明年輕的女生也俗氣(手機P圖出現另一個模樣
Oct 6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