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蔡瀾禪機。信報。徐詠璇

  • katerina027
  • Jul 2
  • 2 min read

那些年,我才剛開始寫專欄,遇着先生,談起他的「混笑話」。他微笑更正說《葷笑話老頭》,念「分」,然後以一貫蔡瀾節奏笑道:「不過你喜歡怎樣念就怎樣,你鍾意就得,你是作家嘛!」他的任意源於自信,今天我才悟出。


蔡瀾先生,獨特的潮州腔,才子節奏,慢吞吞從不急躁,每個字嗒落有味,內裏有墨水。今天重看他少年照片,很帥,可以風流。不羈的頭髮,鬆鬆的結着領帶,披着西裝褸,西城秀樹feel。黃霑口才了得口沒遮攔,倪匡的廣東話卻是要翻譯。金庸的另一個面貌查良鏞先生,多寫字(包括社評),少說廢話。


四大才子define了香港──金庸小說武俠仁義影視金曲水銀瀉地無孔不入(還未計《明報》的知識分子潮),黃霑歌詞七百萬人琅琅上口,倪匡的科幻小說超前科網,蔡瀾文娛飲食文化──孟浪中為香港流行文化奠下最輝煌基石,在那瘋瘋狂狂自由奔放的年代,為蜉蝣的香港人,抓住生活哲學。


香港地方小,誰不曾碰見過蔡san和他的和尚袋?還有他的墨寶,和許多食店的加持。《今夜不設防》他和黃霑倪匡中壯年放任玩世不恭,一半過癮亂闖,一半搶收視博noise而樂於踩界,特意當着鍾楚紅林青霞大講黃色笑話大口呷着紅酒。過後每每有觀眾告到電檢處。


任何人先離世,對方都不會流淚。為免叼擾親朋,不設儀式,遺體已火化。香港仍是那麼俗氣,讚他豪住月租十四萬無敵維港景酒店,每月五十萬元聘八人團隊照顧,再追問身家分配,被回以「關你屁事」。


「到最後,我還是覺得香港最適合我,西西里再好,去過一次,讓一切美好留在回憶裏,足矣。」說到我們心坎裏。「香港人不必擔心,壓力都是自己幻想出來,我們會好好地活下去。」明白禪機。猥瑣得優雅,不易!


2025年7月2日

信報。琉璃火。徐詠璇

© 2025 《情義之都 – 從港大到香港的捐贈傳奇》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