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漂.港普.洪雯.劉嘉玲。徐詠璇。信報
- katerina027
- Jun 23
- 2 min read

「我很喜歡廣東話,覺得傳神抵死──哈,同事告訴我,你不應再提升廣東話了,否則就少了辨識度!」
「意思是保持特色,就像內地人喜歡聽港味普通話一樣,內地人喜歡聽『港普』。」真?「真的呀,蔡少芬嫁給內地老公,但普通話一直有港味,大家很喜歡聽。」我們最鍾意聽係……劉嘉玲廣東話──韻味十足!
一個社會的生命力就看生鬼活潑的語言靈動。
《星島日報》報道立法會人工智能謄錄系統,可識別「半鹹淡」口音或用錯字──「無論『米線阿姐式』口音,抑或『明張目膽』用錯成語被修正,實時字幕都有助公眾理解會議內容。」立法會議員洪雯不滿,指《星島》作為本港大報「幾次用咁嘅說法,讓我很遺憾」。先說,有議員「講錯成語」就千萬要原汁原味!「實時字幕」任務不是修正或潤飾,否則便是是AI越權,很恐怖!
洪雯為「米線阿姐」抱不平,提醒要尊重基層勞動者:「不願躺平等福利,自食其力值得尊敬。沒有了米線阿姐那樣的人,香港如何運轉?」毋忘灣仔水餃皇后傳奇!香港從來滙聚各方,福建潮州口音,客家以至北方,多點色彩多點淵源和想像,令文化更繽紛。
見窮親戚甩出黑臉,翻白眼瞧不起人,大都會跟紅頂白令人討厭。香港慣叫印度人「阿差」,近年被指歧視多了避忌。倒是老外叫「鬼佬」卻愈來愈「型」,酒吧叫Gweilo,港產啤酒索性也叫Gweilo,潮!
其實港漂、海歸也愈來愈升值,有財經、政治和社會影響力。對香港的assimilation和衝擊不簡單!
還得感謝「港漂議員」在立法會盡力用廣東話發言。一時間也想不通為什麼聽來特別窩心。總之請繼續「鹹淡廣東話」,別讓香港褪色!
2025年6月23日
信報。璇璃火。徐詠璇